在 Terminal 輸入以下指令,來調整網路連線管理設定檔:
1. $ sudo gedit /etc/NetworkManager/nm-system-settings.conf
打開後,找到
[ifupdown]
managed=false
修 改成:
[ifupdown]
managed=true
2. $ sudo gedit /etc/network/interfaces
只保留
auto lo
iface lo inet loopback
3. 刪除 DNS 設定
$ sudo mv /etc/resolv.conf /etc/resolv.conf_backup
4. 重啟 network-manager 服務:
$ sudo service network-manager restart
參考來源:
http://janelin612.blogspot.com/2010/03/ubuntu-1004.html
[轉帖]在Ubuntu 8.04.1 中建立Samba分享資料夾
undefined
undefined
來源:Jbuntu實務作業
一、前言
二、實作步驟:
叫出終端機,鍵入以下的指令:(以下數字後面的文字為說明)
1.安裝samba
sudo apt-get install samba
2.先停止服務,準備設定設定檔
sudo /etc/init.d/samba stop
3.設定 samba 設定檔
sudo gedit /etc/samba/smb.conf
4.設定分享資料夾,請在smb.conf的尾端加入以下的內容
[SHARE]
path = /home/你自己名稱/shared ;分享路徑
browseable = yes ;是否可瀏覽
read only = no ;唯讀
create mask = 0644 ;檔案遮罩
directory mask = 0755 ;資料夾遮罩
5.啟動 samba 服務
sudo /etc/init.d/samba start
6.建立帳號密碼
sudo smbpasswd -a <帳號>
※若想直接分享,不需要設定每位使用者的帳號密碼,那麼在 smb.conf 中 security 設定更改成如下:
;security = share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一、前言
- 在Ubuntu 8.04.1要怎麼樣可以很簡單的做到資料夾的分享?
- 我只要在家裡,做很簡單的資料夾分享就好,可以做得到嗎?
- Windows的電腦、Ubuntu電腦,是否都可以連線上來?
- Windows的電腦,使用「檔案總管」→「工具」→「連線網路磁碟機」,輸入「\\192.168.x.x\shared」,是否就可以連線到Ubuntu的資料分享夾?
- 另外其他的Ubuntu電腦,使用「檔案瀏覽器」→「前往」→「位置」,輸入「smb://192.168.x.x/shared」,是否也可以連接到另外一台Ubuntu的資料分享夾?
- 可以嗎?
- Yes,可以!
- 按照我以下步驟做就行了!
二、實作步驟:
- 先找一台你想要把它當作檔案伺服器的Ubuntu電腦。
- 然後,建立Samba分享資料夾。
- 步驟如下:
叫出終端機,鍵入以下的指令:(以下數字後面的文字為說明)
1.安裝samba
sudo apt-get install samba
2.先停止服務,準備設定設定檔
sudo /etc/init.d/samba stop
3.設定 samba 設定檔
sudo gedit /etc/samba/smb.conf
4.設定分享資料夾,請在smb.conf的尾端加入以下的內容
[SHARE]
path = /home/你自己名稱/shared ;分享路徑
browseable = yes ;是否可瀏覽
read only = no ;唯讀
create mask = 0644 ;檔案遮罩
directory mask = 0755 ;資料夾遮罩
5.啟動 samba 服務
sudo /etc/init.d/samba start
6.建立帳號密碼
sudo smbpasswd -a <帳號>
※若想直接分享,不需要設定每位使用者的帳號密碼,那麼在 smb.conf 中 security 設定更改成如下:
;security = share
【第二步】
- 在桌面上,滑鼠右鍵點選/home/你自己名稱/shared,選擇【共享選項】。
- 依照您的需求,自行決定。也可以都打勾!
- 再點選【新增分享】。
【第三步】
- 叫出Firestarter。
- 選擇Policy。
- 選擇inbound traffic policy。
- 在Allow Service上,按滑鼠右鍵。
- 選擇Add Rule。
- 在Allow Service中,選擇Samba(SMB)。
- 在When the source is中,選擇Anyone即可。
- 重新啟動Firestarter。
【第四步】
- Ubuntu檔案伺服器,在每次開完機、進入桌面系統之後,記得要先啟動Firestarter。
- Windows電腦連線步驟,使用「檔案總管」→「工具」→「連線網路磁碟機」,輸入「\\192.168.x.x\shared」
- 其他Ubuntu電腦連線步驟,使用「檔案瀏覽器」→「前往」→「位置」,輸入「smb://192.168.x.x/shared」
- 上述第3點,連線完成之後,建立一個書籤,方便下次要連線時候的點選。
[轉帖] 2.6版kernel中沒有MOD_INC_USE_COUNT和MOD_DEC_USE_COUNT的macro
undefined
undefined
2.4內核中,模塊自身通過MOD_INC_USE_COUNT, MOD_DEC_USE_COUNT宏來管理自己被使用的計數。
2.6 內核提供了更健壯、靈活的模塊計數管理接口try_module_get(&module), module_put(&module)取代2.4中的模塊使用計數管理宏;模塊的使用計數不必由自身管理,而且在管理模塊使用計數時考慮到 SMP與PREEMPT機制的影響。
2.6 內核提供了更健壯、靈活的模塊計數管理接口try_module_get(&module), module_put(&module)取代2.4中的模塊使用計數管理宏;模塊的使用計數不必由自身管理,而且在管理模塊使用計數時考慮到 SMP與PREEMPT機制的影響。
int try_module_get(struct module *module);用於增加模塊使用計數;若返回為0,表示調用失敗,希望使用的模塊沒有被加載或正在被卸載中。
void module_put(struct module *module);減少模塊使用計數。
void module_put(struct module *module);減少模塊使用計數。
try_module_get與module_put的引入與使用與2.6內核下的設備模型密切相關。模塊是用來管理硬件設備的,2.6內核為不同類型的設備定義了struct module *owner域,用來指向管理此設備的模塊。如字符設備的定義:
struct cdev
{
struct kobject kobj;
struct module *owner;
struct file_operations *ops;
struct list_head list;
dev_t dev;
unsigned int count;
};
{
struct kobject kobj;
struct module *owner;
struct file_operations *ops;
struct list_head list;
dev_t dev;
unsigned int count;
};
從設備使用的角度出發,當需要打開、開始使用某個設備時,使用try_module_get(dev->owner)去增加管理此設備的 owner模塊的使用計數;當關閉、不再使用此設備時,使用module_put (dev->owner)減少對管理此設備的owner模塊的使用計數。這樣,當設備在使用時,管理此設備的模塊就不能被卸載;只有設備不再使用時 模塊才能被卸載。
2.6內核下,對於為具體設備寫驅動的開發人員而言,基本無需使用try_module_get與module_put,因為此時開發人員所寫 的驅動通常為支持某具體設備的owner模塊,對此設備owner模塊的計數管理由內核裡更底層的代碼如總線驅動或是此類設備共用的核心模塊來實現,從而 簡化了設備驅動開發。
本文轉自:
作者: Neil Chiao
漂亮字型介紹--Hiragino Sans GB
undefined
undefined
上圖為Hiragino Sans GB的字型,第 1 與第 3 列都是 Hiragino Sans GB W3,第 2 列是 Hiragino Sans GB W6,第 4 列是黑體-繁。詳細說明請參考Meow的網站.
安裝方法如下, 需要root的權限:
- 下載並解壓縮, 密碼為aifont.com
- 建立字型的資料夾
mkdir -p /usr/share/fonts/mac/
- 將字型copy過去
- 建立字型, 避免某些程式找不到相應的字型:
cd /usr/share/fonts/mac/
mkfontscale
mkfontdir
fc-cache -fv
- 然後即可透過系統工具設定字型.
參考資料:
http://www.aifont.com/post/?p=804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00&t=1288819&p=12
http://chita.us/community/viewtopic.php?f=9&t=8791
輕鬆搞定ttf-mscorefonts-installer的錯誤
undefined
undefined
自Ubuntu 9.10正式版釋出以後,就很多人在安裝軟體時出現相關錯誤,
所幸好心的hepha兄提出解決的方法, 並包裝成deb供人下載安裝,
安裝的方法非常簡單,令命如下:
參考:
http://www.ubuntu-tw.org/modules/newbb/viewtopic.php?post_id=94117
所幸好心的hepha兄提出解決的方法, 並包裝成deb供人下載安裝,
安裝的方法非常簡單,令命如下:
wget -c http://dl.getdropbox.com/u/313781/ttf-mscorefonts-installer_3.1_all.deb
sudo dpkg -i ttf-mscorefonts-installer_3.1_all.deb
參考:
http://www.ubuntu-tw.org/modules/newbb/viewtopic.php?post_id=94117
好書推介2--UBUNTU命令速查手册
undefined
undefined
Linux系統中閱讀源碼的利器--Kscope
undefined
undefined
Linux系統中閱讀源碼的利器--Kscope (上)
當我們要閱讀,追踪一個大型的源碼時,一般在Linux的編輯軟體基本上並不敷使用,雖然許多編輯軟體提供快速搜尋的效能,但在閱讀和追踪龐大如Linuxkernel的原始碼仍有困難。函式(function)與函式間的呼應關係,成千上萬的資料結構(DataStructure),巨集(Macro),前置處理器(Preprocessor)等定義及使用的複雜性,若沒有適當的,專屬的應用軟體提供相關的功能,則在閱讀此類的源碼勢必效率奇差,痛苦萬分。
SourceInsight為其中一種具備這類條件的編輯軟體,可惜的是目前仍只能在Windows作業系統上使用,而且所費不貲,一套授權版印象中要價台幣8000元。筆者使用的系統為Linux作業系統,近期一直在找尋類似SourceInsight的自由軟體,且能在Linux作業環境中使用。所幸沒多久就找到了一些相似功能的軟體,其中以Kscope最像,執行速度最快,功能最強大;具備SourceInsigh及UltraEdit常用的功能。雖沒這兩者強大,但已可滿足最基本的要求。因此,本文即為大家介紹如何在Ubuntu或其他DebianBased的Linux套件中安裝,及使用Kscope。
在Ubuntu或其他DebianBased的Linux套件中安裝其實很簡單。以Ubuntu(筆者的操作環境)為例,只要在:系統->管理->Synaptic套件管理程式中搜尋Kscope並安裝即可。然而用此方法安裝的版本較新,而新版的Kscope功能反而不及舊版(V1.62.1),所以筆者建議使用1.62版。在安裝此版本於新版的Ubuntu稍微麻煩了些,這是因為KDE4使用的Library不適合1.62版,因此我們需要額外添加一些Library。
SourceInsight為其中一種具備這類條件的編輯軟體,可惜的是目前仍只能在Windows作業系統上使用,而且所費不貲,一套授權版印象中要價台幣8000元。筆者使用的系統為Linux作業系統,近期一直在找尋類似SourceInsight的自由軟體,且能在Linux作業環境中使用。所幸沒多久就找到了一些相似功能的軟體,其中以Kscope最像,執行速度最快,功能最強大;具備SourceInsigh及UltraEdit常用的功能。雖沒這兩者強大,但已可滿足最基本的要求。因此,本文即為大家介紹如何在Ubuntu或其他DebianBased的Linux套件中安裝,及使用Kscope。
在Ubuntu或其他DebianBased的Linux套件中安裝其實很簡單。以Ubuntu(筆者的操作環境)為例,只要在:系統->管理->Synaptic套件管理程式中搜尋Kscope並安裝即可。然而用此方法安裝的版本較新,而新版的Kscope功能反而不及舊版(V1.62.1),所以筆者建議使用1.62版。在安裝此版本於新版的Ubuntu稍微麻煩了些,這是因為KDE4使用的Library不適合1.62版,因此我們需要額外添加一些Library。
至ftp.debian.org/debian/pool/main/k/kdebase/kate_3.5.9.dfsg.1-6_i386.deb下載kate_3.5.9.dfsg.1-6_i386.deb,或使用指令:
$wget ftp.debian.org/debian/pool/main/k/kdebase/kate_3.5.9.dfsg.1-6_i386.deb
要取出裡面的library,所以需要解開它。解開deb包要使用指令ar:
$ar x kate_3.5.9.dfsg.1-6_i386.deb
解開裡面的data包:
$tar xzf data.tar.gz
複製libkateinterfaces.so.0.0.0 和 libkateutils.so.0.0.0到/usr/local/lib
$cp usr/lib/libkateinterfaces.so.0.0.0 /usr/local/lib
$ldconfig
$cp usr/lib/libkateutils.so.0 /usr/local/lib
$ldconfig
- 下載Kscope並安裝:
http://ftp.kaist.ac.kr/debian/pool/main/k/kscope/kscope_1.6.2-1_i386.deb
Linux系統中閱讀源碼的利器--Kscope (下)
接著介紹如何新增一個Project。
《本文連載於佳禮中文Linux版》
訂閱:
文章 (Atom)